谢铁骊
-
男 / 中国 / 导演 / 编剧 / 演员 / 作者
-
-
/ 0
-
详细介绍:
电影导演,江苏省淮阴县人,家境贫困,小学时中途辍学。1938年随哥哥参加家乡的救亡剧社。1940年参…
- 别名:
- 外文名:
Tieli Xie
- 性别:男
- 国籍/地区:中国
- 身高:未知
- 体重:未知
- 民族:未知
- 星座:未知
- 血型:未知
- 出生日期:
未知
- 出生地区:中国,江苏,淮阴
- 职业:导演 / 编剧 / 演员 / 作者
- 毕业院校:未知
- 经纪公司:未知
- 人气:
8°
- 详细介绍:
电影导演,江苏省淮阴县人,家境贫困,小学时中途辍学。1938年随哥哥参加家乡的救亡剧社。1940年参
电影导演,江苏省淮阴县人,家境贫困,小学时中途辍学。1938年随哥哥参加家乡的救亡剧社。1940年参加新四军,入新四军淮海军政干部学校学习。1941年在新四军三师淮海剧团当演员。1945年任三十军文工团团长。1950年,他从三野十二纵队文工团被调到北京,筹备“表演艺术研究所”(电影学院前身)做教员兼表演系副主任。1953年成立“北京电影演员剧团”任副团长。1956年该剧团划归北京电影制片厂,开始做副导演。参加了影片《林家铺子》、艺术性纪录片《翟泉大学》和《红旗谱》的拍摄。1959年正式做导演,他的第一部影片是《无名岛》,尔后导演了《暴风骤雨》(1960),影片在导演处理上有条不紊、气势磅礴,该片被推荐参加了卡罗维•发利国际电影节。1963年,他根据柔石的中篇小说《二月》改编、导演的影片《早春二月》再次显露出他的艺术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。影片成为他导演风格的代表作,以后他先后导演了《千万不要忘记》(1964)、京剧舞台艺术片《智取威虎山》(1970)、《龙江颂》(1972)、《海港》(1972)、《杜鹃山》(1974)、《海霞》(1975)、《大河奔流》(合导,1978)、《今夜星光灿烂》(1980)、《知音》(合导,1981)、《包氏父子》(1983)、《清水湾,淡水湾》(1984)。1988年执导了6部8集的大型故事片《红楼梦》,影片获第十届中国电影“金鸡奖”最佳导演奖,最佳女配角奖;获第十三届《大众电影》“百花奖”最佳女配角奖。1991年执导《古墓荒斋》,1993年拍了《月落玉长河》(又名:《穆斯林的葬礼》)。他的影片擅长挖掘人物心理、感情,给人以艺术的感染,谢铁骊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他是第五、第六、第七、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,第七、第八、第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委员,中国电影节协会第六届理事会主席,中国夏衍协会会长,中国影视交流协会会长。
详情